有時你以為自己都調適好了,

但是真的講起這件事還是有情緒起伏。
那種情緒的釋放是難以自制的,

電視上演的那些「心已死」、「超理性」、「冷漠」
不知道是經歷過多少心碎、失望、悲傷和絕望才能夠建築而成。
可是劇本都直接跳過這漫長的情緒抗爭賽,
彷彿人類只要「被愛人甩」、「被最信賴的人背叛一次」、「車禍殘廢」、「親人過世」,
就會一夜間封鎖自己的內心,不與外界往來。

其實,

沒那麼簡單,
除非他是個連一絲絲不平、不滿、憤慨都沒有的人。

所謂的「情緒起伏歷程」其實是一場「人生奮戰賽」,
有時我以為自己用最自豪的「認知管理」都處理好了那些負面思想,
這一向是我最習慣的,
能在短時間內回復心情的作法。

我也向你(或你們)表示:「我沒有在生氣」,
事實上的確是沒有在生氣,
因為仔細想想就會知道沒什麼好氣的。

但是當我跟你們講話時,
呼吸的急促、語調的上揚卻會讓你們誤以為我在生氣。

我想:這不是愈描愈黑嗎?

所以開始領悟到,情緒的控制是多麼困難的事,
我開始懂某些人逃避與人群相處的動機為何,
那不是真正的情緒截斷,
那是因為恐懼只要一接觸人群就會情緒失控,所以乾脆孤僻隔離自我的「偽情緒截斷」。

電視上有很多演員在演「情緒截斷」,
但我相信現實生活中有更多人是「偽情緒截斷」。

要能「沒有情緒」,要怎麼辦到?我有點難理解。
但要「假裝沒有情緒」很簡單,只要不要跟別人講話就好了。

這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冷戰是嗎?
或許冷戰這個動作本身也是種自我防衛機轉吧!

從今天開始,
當你嘴巴說你沒有在生氣,動作聲響卻不自覺放大時,臉很臭,講話也很諷刺時,
我會選擇相信你「真的沒有在生氣」,
我相信你的想法是不生氣的,那些言行舉止,不過是洩漏了你的情緒而已。

而情緒的釋放,
是必要也無可避免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re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